如何处理网络直播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
更新时间:2017-08-21 17:56:41•点击:次 • 企业动态
观看网络直播已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新鲜方式,然而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主播在直播平台上翻唱歌曲、直播赛事、分享热播影视剧等情况逐渐增多,其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已暗潮涌动,多家网络直播平台因主播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被权利人诉至法院。随着权利人与网络直播平台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诉讼不可避免。上海知识产权法院2016年审判白皮书发布的20个典型案例中,涉及网络直播(视频)平台的案例共有4起,占比达到20%。尤其是火猫直播的运营商上海耀宇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诉斗鱼直播的运营商广州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一度将网络直播平台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络直播平台为何屡现知识产权纠纷?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由于主播欠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网络直播平台主要由主播上传内容,主播数量巨大,教育层次、知识水平,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良莠不齐;二是权利人取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也使得网络直播平台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没有忌惮;三是权利人与网络直播平台博弈的背后是利益之争,网络直播平台的初创期正是烧钱阶段,付费购买作品的能力有限。
有观点认为,网络直播平台若想减少知识产权纠纷,亟需界定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应建立在非盈利性为目的基础上,但目前多家网络直播平台采用打赏模式,这属于商业性活动,因此,很难将其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归为“合理使用”范围。
有关人士针对“合理使用”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他介绍:“在使用音乐作品方面,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构成合理使用,因此,主播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免费演唱已经发表的歌曲属于‘合理使用’;在使用视频方面,应首先判断视频是否属于作品,如果属于作品,主播仅播放视频片段或以视频片段为相关资料,则有可能属于‘合理使用’,反之则有可能涉嫌侵权;在使用赛事直播画面方面,由于目前赛事直播画面是否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业界尚存争议,因此很难判断其是否构成侵权。”
对于网络直播平台而言,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逾越的一道鸿沟,如果不能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该行业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那么,网络直播平台该如何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有专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网络直播平台应共同发力,一起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网络直播平台首先应提高主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在平台内设置悬浮框、用户协议等方式,告知主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事先依据法律规定获得相关作品权利人的许可;再次,网络直播平台应建立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预警的专职部门,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比如,建立巡查和监控机制,主动审核主播上传和使用的相关内容,以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为何屡现知识产权纠纷?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由于主播欠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网络直播平台主要由主播上传内容,主播数量巨大,教育层次、知识水平,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良莠不齐;二是权利人取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也使得网络直播平台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没有忌惮;三是权利人与网络直播平台博弈的背后是利益之争,网络直播平台的初创期正是烧钱阶段,付费购买作品的能力有限。
有观点认为,网络直播平台若想减少知识产权纠纷,亟需界定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应建立在非盈利性为目的基础上,但目前多家网络直播平台采用打赏模式,这属于商业性活动,因此,很难将其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归为“合理使用”范围。
有关人士针对“合理使用”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他介绍:“在使用音乐作品方面,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构成合理使用,因此,主播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免费演唱已经发表的歌曲属于‘合理使用’;在使用视频方面,应首先判断视频是否属于作品,如果属于作品,主播仅播放视频片段或以视频片段为相关资料,则有可能属于‘合理使用’,反之则有可能涉嫌侵权;在使用赛事直播画面方面,由于目前赛事直播画面是否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业界尚存争议,因此很难判断其是否构成侵权。”
对于网络直播平台而言,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逾越的一道鸿沟,如果不能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该行业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那么,网络直播平台该如何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有专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网络直播平台应共同发力,一起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网络直播平台首先应提高主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在平台内设置悬浮框、用户协议等方式,告知主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事先依据法律规定获得相关作品权利人的许可;再次,网络直播平台应建立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预警的专职部门,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比如,建立巡查和监控机制,主动审核主播上传和使用的相关内容,以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推荐阅读
-
江苏大学主办第八届三江知识产权论坛在镇江举办
2021-06-30 •40 次
-
湖南在我国专利奖金奖中夺得两项
2021-06-30 •47 次
-
专利支撑合肥显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021-06-24 •26 次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2021-06-24 •2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