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药的企业装备专利“铠甲”
更新时间:2019-12-13 14:45:49•点击:次 • 企业动态
回想半个世纪前的青蒿素抗疟成果,因我国当时尚未建立专利制度而不得已选择以论文的形式公开,造福全世界人民的“中国神药”,没能为以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搏成果的科学家们赢得一分专利许可费;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医学院自主研发,在白血病等肿瘤疾病治疗上效果非凡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因专利策略失利,致使美国公司对这一成果在全球抢先布局,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没能在国际上为中国挣得应有的利益,还丧失了砷化物治疗肿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先机,这些在医疗领域的种种案例,多是只有创新而忽视保护,无不令人叹惋。
而此次因创新药引发关注的百济神州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方面为我国创新药研发机构作出了表率。笔者了解到,成立于2010年的百济神州,早在2013年确定了泽布替尼晶型与合成放大研发途径之后,便在中国提交了专利申请,并通过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前为创新成果准备好了专利“铠甲”。不仅如此,事实上,百济神州也是知识产权运营的“一把好手”。2017年,百济神州将自主研发药物专利许可给全球排名前三名的生物制药公司新基公司,获取2.63亿美元的许可费;在此前的2013年,还将两款药品的专利权许可给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百济神州在研发投入极大的情况下,实现扭亏为盈,靠的是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段位”的知识产权运营。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药物研发的支持政策,如鼓励创新、为创新药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等,创新药的研发和审评周期也有望进一步缩短,延长了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进一步鼓励了创新药的研发热情。但随着创新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技术保护成为了诸多研发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研发创新药的企业来说,若没能及时进行相关的专利布局,创新成果未能受到保护,将会大大降低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我国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成果提供更加严格的权益保护,使得我国研发创新药的企业在创新能力上有了长足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诸如百济神州这样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创新力度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命,就是钱。”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而对于研发创新药的企业来说,创新成果与研发资金就是命,专利保护不仅为企业装备了一件“铠甲”,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不受到侵犯,同时也能让企业获得研发药物应有的回报,促进行业研发热情,激发创新活力。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推荐阅读
-
江苏大学主办第八届三江知识产权论坛在镇江举办
2021-06-30 •40 次
-
湖南在我国专利奖金奖中夺得两项
2021-06-30 •47 次
-
专利支撑合肥显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021-06-24 •26 次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2021-06-24 •272 次